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学校简介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简介 |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始建于1929年3月,原名为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创办人为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的著名人士张钫,首任校长为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陈泮岭。 1942年5月改建为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51年3月8日重建并更名为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校长由黄河水利委员主任王化云兼任。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水利、测绘、机电等行业享有盛誉。所培养的7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祖国的大河上下、大江南北,特别是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机构,80%左右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来自于 黄河水院,学院因此赢得了黄河治理领域的“黄埔军校”的美称。水利部原部长杨振怀赞誉学院为“黄河技干摇篮”。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视察学院时曾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 为抢占高等职业教育的制高点,学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原定于2006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前到2005年。院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做好迎评工作。学院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雄厚的办学实力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誉,被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5年7月,学院党委高屋建瓴,又及时启动了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 2006年12月,学院正式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河南省配套资金8000万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为期3年。这标志着黄河水院在创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的征途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步入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走向辉煌 学院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73人,双师教师234人,教授 、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56人,硕士、博士260人,在校全日制专科生15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2000人。开设有16个系(部、院),开设63个专业,涵盖工、经、文 、管四个学科,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专业为龙头、省级重点专业为骨干、院级重点专业为基础的专业建设体系。 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6个,河南省示范专业3个,河南省名牌专业1个,河南省特色专业3个。院长刘宪亮教授被教育部聘为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教授被教育部聘为高职高专水资源与水环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靳祥升副教授受聘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 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校园风景优美。固定资产6.9亿元,教学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58.2万册(另电子图书59万册)。拥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场馆148个,其中,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黄河小浪底培训中心是学院自建的大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与中国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河南中信集团、西门子自动化驱动集团、河南黄河河务局、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等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建设委员会、产学合作委员会,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03年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多次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和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 近年来, 学院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了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水利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河南省五好党组织”、“河南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佳职业院校”、“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指导下,黄河水院人秉承“守诚、求新、创业、修能”的校训,围绕创建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正满怀信心、意气风发迈向新的未来。
|